
“十一”长假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截至9月29日收盘,在券商、保险等大金融板块拉动下,上证指数报收3862.53点,涨0.9%;深成指收涨2.05%;创业板指收涨2.74%。
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长假,私募将保持怎样的仓位水平应对?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私募倾向于重仓或满仓过节(仓位>70%)。

市场运行风格方面,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将趋于均衡,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传统行业的白马股等将轮动表现;23.08%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有望延续成长风格,并看好科技成长将继续强势;14.42%的私募认为节后市场在风格上可能逐步出现“高低切换”,前期滞涨的传统行业以及高股息等价值蓝筹股,预计有更好表现。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认为,长假后在资金与情绪的双重推动下,市场大概率会延续震荡回升的态势,投资者信心得到提振,交易活跃度有望提升。而将目光放至中期,政策层面持续发力,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举措不断落地实施,为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经济边际改善的态势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结构性行情有望向纵深演绎。
星石投资指出,节前市场保持震荡可能意味着资金正在等待更加明确的政策面、基本面及产业面等信息,随着节后这些信息的逐渐明朗,市场交投情绪有望保持在相对高位,A股市场仍处于牛市阶段,对长假后A股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陈兴文同样认为,长假后A股市场在宏观经济向好、政策预期积极、资金回流及行业热点支撑下,主要股指短中期有望保持中性偏积极态势。
科技主线受关注
具体到行业方面,私募排排网调查结果显示,59.62%的私募表示看好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21.15%的私募表示看好新能源、房地产产业链等估值修复方向;7.69%的私募表示看好银行、保险、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方向;6.73%的私募表示看好贵金属、有色、石油、煤炭等周期股方向;4.81%的私募表示看好泛消费方向,尤其是新兴消费、受益于政策补贴的传统消费等。

刘岩建议投资者采用核心+卫星策略,以AI算力、国产半导体等产业趋势明确、发展前景广阔的科技成长板块作为核心持仓,筑牢收益的坚实基底,同时搭配银行、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防御品种,以及消费刺激、高端制造相关政策题材作为卫星配置。
“我们认为节后可以用‘主线清晰,龙头为王’这8个字来形容节后市场格局,政策导向十分明确,资源正加速向行业龙头汇聚,为其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资金方面出于对确定性的追求,纷纷向业绩稳定、前景明朗的龙头企业抱团。业绩层面具备产能优势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龙头大市值科技股凭借自身在产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业绩收敛的集中地。这三大力量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将有力推动龙头大市值科技股成为节后行情的核心力量。”刘岩说。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同样认为,科技成长方向预计是行情主线,其中AI+、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等符合产业升级趋势的领域具备持续吸引力。与此同时,金融板块与部分周期行业也存在估值修复与景气回升的机会,市场风格将更趋均衡,有望呈现各主线轮动发展的态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