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7月7日,骨科龙头凯利泰(证券简称:ST凯利)公告称,该公司收到股东涌金投资发来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涌金投资拟以5.18元/股要约收购公司717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0%。
7月8日上午,凯利泰方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涌金投资发起邀约收购一事,公司方面没有回应。同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凯利泰的信披电话,均显示用户正忙,电话未获接通。
另在7月8日上午,界面新闻记者向涌金投资官网信披邮箱发送了采访邮件,邮件显示发送成功。同日,界面新闻记者拨打了涌金投资于天眼查上公开的联系电话,接线人员表示,如收到邮件,会向相关部门传递。截至发稿时,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邮件没有获得回复。
据凯利泰公告,涌金投资本次要约收购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本次要约类型为主动要约,并非履行法定要约收购义务。
截至7月8日收盘,凯利泰报收5.3元/股,涨3.31%,该公司最新市值为38亿元。
截至目前,涌金投资持有凯利泰5010万股,占其总股本的6.99%,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照目前公告内容推测,若是本次要约收购顺利完成,涌金投资的最高持股比可达16.99%,这将有助于其和其他股东拉开差距。
另据凯利泰今年一季报(如下图),在涌金投资之后,上海欣诚意、上海凯诚君泰的持股比例为5.03%、3.51%。

从拟定的交易价格来看,5.18元/股基本为凯利泰年内股价的“八八折”。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在今年1月至7月期间,凯利泰股价的均价为5.87元/股。
凯利泰的公告还显示,本次要约收购所需资金最高为3.71亿元,资金来源于收购人自有资金;另外,要约收购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凯利泰目前处在持续的股东内斗中。界面新闻此前报道,5月9日,凯利泰公告新一任董事长为王冲,他将填补蔡仲曦“一日游”后的空缺。
凯利泰的历史公告显示,王冲由涌金投资(全称“涌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提名,他与上海欣诚意提名上任的蔡仲曦(全称“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分属两方。王冲当选的结果也意味着,凯利泰股东“内斗局”再生变,涌金投资正在重新掌握主动权。
7月8日,眺远咨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承远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约收购是一种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方式,收购方会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以特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股份。
高承远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本次涌金投资对凯利泰的要约收购,其意图十分明确,也就是通过增持股份进一步提升在凯利泰的话语权。他认为,凯利泰目前无实控人,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涌金投资此举可增强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新任董事长王冲由涌金投资提名,此次收购也可能是对王冲未来推动公司发展的支持。
另外,高承远向界面新闻记者提出,从后续走向来看,要约收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他股东的响应情况,对上市公司而言,若收购成功,短期内可能会带来股价波动,但长期看,若涌金投资能凭借增持推动公司战略升级,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反之,收购也可能引发公司内部矛盾升级,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市场信心造成冲击。
官网资料显示,凯利泰2005年成立,2012年6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骨科医疗器械企业。
上市后的一段时期内,凯利泰业绩稳步提高,并在2019年突破10亿元大关。但自2020年起,该公司业绩波动剧烈,受骨科集采等因素影响,企业在2020年、2022年、2024年出现亏损。
其中在2024年,凯利泰实现营收9.85亿元,同比上升3%;但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亏损额达1.06亿元、6531万元,同比下降193.8%、205.9%。

不过,凯利泰今年一季报显示其经营状况在好转。期内,公司创收2.65亿元,同比增长7.56%,归母净利润2175.65万,同比增长100.0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